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觀賞者都贊不絕口,不少人問他:“這么完美的雕塑,你是怎么雕塑出來的呢?”雕塑家回答:“這座雕塑原來就是在那里,我只是將他多余的邊邊角角給去掉而已!蔽覀兊囊簧,自己就是自己人生的雕塑家,努力的去掉多余的邊邊角角,不斷打磨、雕塑自己,完善自己。
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在21歲時患上盧伽雷氏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身上只有三根手指可動。醫生診斷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的活了下來,并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自身殘疾,卻沒有自怨自艾,身體的殘疾已經不能改變,但是他運用自己敏捷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力,不斷的努力雕塑自己,最終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完美科學領域。當你看到坐在輪椅上的霍金,你肯定不會鄙視他是殘疾人,而是感嘆:“這就是那位偉大的科學家啊”。
喜歡體操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桑蘭,是我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8年,她在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一時間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桑蘭沒有倒下,她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從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并成為2008年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在2008年北京奧運官網擔當特約記者。
他們經歷了那么不公的命運,都沒有倒下,相反活的更加精彩。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嗎?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只是說說而已,有的人奮斗一生所得到的,有的人一出生就擁有。我們不能停留在自怨自艾上面,碌碌無為平庸一生,而是應該通過雕塑自己,活的更精彩。
從小衣食無憂的孩子長大了未必能成就一番事業,相反,有志氣的窮孩子卻會收到苦盡甘來的甜蜜,越努力越幸運,這甜蜜的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經受了多少辛酸,中間的過程只有自己知道。不斷雕塑自己,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