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雕塑協會:
在世界各地,凡是炎黃子孫足跡所到之處,可以看到矯健華美的龍鳳形象;國外的“唐人街”、“中國城”、華人經營的餐館、書店,不少以龍鳳作為裝飾紋樣。就是外國人發行的郵票、裝璜、工藝、服裝……也常出現采龍鳳的形象。
與我國毗鄰的蒙古、朝鮮、日本、緬甸、泰國、柬埔寨、新加波……,以及西亞的伊朗等國家,自古以來和我國文化交流密切,龍鳳藝術傳播極為廣泛。蒙古,歷代和我國中原各民族有著頻繁的交往,《史記》記載了以鳳為圖騰的的商湯放逐夏桀到北方的故事:“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諄維”。注:“諄維以后千余年,到西漢時冒頓統一北方,勢力大盛,稱為匈奴”。夏崇奉龍為圖騰,匈奴是夏的后裔,他們信奉龍是可信的;《后漢書》有關于匈奴每年祭龍數次的載:“匈奴俗,歲有三龍祀”?梢娫诠糯,蒙古是以龍為圖騰的氏族。公元十三世紀,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充分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上述元代龍鳳藝術一章可見梗概。今蒙古和林宮殿遺址出土陶瓦龍紋,也和中原龍紋相似。
日本 石橋欄板龍紋
朝鮮、日本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和我國歷代政治、文化關系也十分密切,當地的龍鳳紋和中國龍鳳紋極為肖似,如朝鮮大墓壁畫龍紋 ,龍作獸形,肋下有火焰紋,龍軀壯碩,龍尾細長,和我國漢唐時期龍紋相像。朝鮮舊都慶州金冠塚出土的金鳳飾,具有明顯的中國六朝藝術風格。原高麗國舊都開城近郊靈通寺大覺國師碑飾鳳紋,鳳尾飾以纏枝蕃蓮,鳳的姿態華美秀麗,具備了我國唐代富麗的裝飾風格。
日本的遣唐使節和定期選派大批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科學文化,史籍記述甚詳。龍鳳藝術傳入日本后影響十分廣泛,不論建筑、雕刻、繪畫、工藝品、印刷品……龍鳳紋比比皆是。日本繪畫的龍鳳紋十分精美,伊滕若沖所作的《白鳳老松圖》畫面清雅細致,白鳳高潔華貴。常見日本龍紋中,還可以區分出和我國傳說中的火龍、翼龍、云龍等不同的龍紋來。從《飛鳥時代繪畫龍紋》,可以看到龍紋的裝飾性很強,夸張的 龍眼、鼻、唇、牙、角、須、鬣部分,突出地表現了龍的威猛形象。日本的飛鳥時代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當時日本龍的造型已如此完善,足見中日文化姻緣締結十分的久遠。
越南 陶檐頭龍頭紋
越南古稱林邑國,歷代和中原常有交往,今越南河內《孔廟大中門柱頂雙鳳石刻》紋樣端莊勻稱,體現了中國傳統鳳的秀麗儀態。河內娘頓寺和賽馬場出土的鳳紋鳳的紋樣樸拙粗狂、表現了與前者迴異的鄉土藝術風格。
箜篌是我國漢代樂器,緬甸的古樂器《鳳形箜篌》表達了中緬兩國的傳統友誼,箜篌形如鳳鳥,樂器造型優美高雅,制作工藝上充分表現了泰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性。緬甸盛產美玉,《綠玉雕龍紋》是近代工藝品,除龍首稍有變外,龍身部分的造型均和我國近代龍紋相似。
朝鮮 鳳紋
皮影是流行于我國中原地區的民間藝術,從泰國《皮影龍紋》可以看到,我國這一民間瑰寶流傳泰國后的滋生發展;從繪畫《龍舟》和日常器物的龍紋 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龍鳳藝術在東南亞的廣泛傳播。
波斯是古代西亞的大帝國,它包括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后,絲綢之路溝通了中西貿易和文化交流《波斯鳳首瓶》瓶的上部作鳳首形,壺身飾滿波斯圖案,頗具我國唐代鳳首壺風格!恫ㄋ过埣y碗》表現了鮮明的元代瓷器龍紋格式。今伊朗的宮廷雕刻裝飾,仍保存許多美麗的鳳凰紋樣。伊朗現代生產的地毯龍鳳圖案和我國的龍鳳圖案也十分相似
本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每年在東南亞或香港舉行的龍舟競渡,吸引了東西方許多國家參賽。隨著我國出口貿易的不斷增長,無數龍鳳工藝品也源源輸向全世界每一角落;中國成為龍鳳的發源地,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龍鳳藝術成為全世界華裔血統的標志;在新的時代,龍鳳正在凈去神話的色彩,“龍飛鳳舞”的藝術形象已超越國界遍及全球,它成為增添人們生活情趣,激勵人們發奮向上的象征。
南京雕塑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