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雕塑協會:
羅馬共和國成立后不斷攻城略地,通過戰爭掠奪財寶,變得越發富強。公元前211年,羅馬人征服了當時屬于希臘的錫拉庫薩,當羅馬軍隊帶著從錫拉庫薩搶奪的希臘藝術品凱旋時,羅馬人簡直目瞪口呆,像追星一樣追捧希臘的藝術珍品。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羅馬的藝術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阿爾忒彌斯和牡鹿》
佚名,公元前1世紀—公元1世紀,私人收藏
這件女神雕塑高91.4厘米,是羅馬帝國早期的一件刻畫古希臘狩獵和荒野生物女神阿爾忒彌斯的作品。雕塑本體保存幾乎完好,是古典時代非常難得的一件佳作。這尊雕塑本應還有一把弓握于女神右手,可惜現已不存。這件雕塑在20世紀曾于紐約州水牛城的奧爾布賴特·諾克斯美術館展出超過五十年,但美術館由于入不敷出,決定將其變賣。最終在2007年6月7日,紐約蘇富比拍賣行將其拍出2860萬美元的高價,一度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雕塑。作品被一個匿名的私人買家購得,并借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至今。
仿米隆《擲鐵餅者》大理石復制品
約2世紀,原作約公元前450年所作
在全世界的雕塑作品中,如果論曝光度,《擲鐵餅者》一定位居前列。雖然米隆的原作已經失傳于世,但單就流傳至今的復制品數目來看,我們也可以推測《擲鐵餅者》曾經有多么受歡迎。在現存的復制品中,羅馬的這件是最早的也是廣為人知的一件。盡管這尊《擲鐵餅者》復制品在運動員的動作和體態上模仿得非常到位,但其實與失傳的青銅原作恐怕還是頗有距離的。
仿米隆《擲鐵餅者》青銅復制品
公元2世紀 古代雕塑展覽館,慕尼黑
羅馬人在仿制《擲鐵餅者》時之所以采用大理石,很重要的原因是大理石的成本要遠遠低于青銅。然而,由于大理石不如青銅那樣穩定,在仿制時要在雕像的腿部增加一根莫名其妙的樹干,才能穩住雕像的重心,不至于傾倒。而從其他青銅復制品來推測,這件《擲鐵餅者》的原作上很可能并沒有這根樹干。 這件《伯利克里像》原作應為全裸的整身雕像,但到了羅馬的復制品上,就變成了寫有“伯利克里,桑西巴斯之子,希臘人”的頭像。
《拳擊手坐像》公元前100—前50年
羅馬國家博物館,羅馬
“古希臘雕塑”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古希臘的藝術風格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在羅馬國家博物館有一件非常難得的古希臘原作《拳擊手坐像》,便展現出了古希臘晚期藝術風格的變化。在這尊雕像上,理應象征著人類昂揚的拼搏精神的拳擊手雙肩下垂,扭曲的鼻梁也非常寫實地顯露出拳擊賽帶給他的種種傷害。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他還被打掉了幾顆牙齒,耳朵也是傷痕累累。透過藝術風格的變化,這位年邁的拳擊手,正是垂垂老矣的希臘最真實的寫照。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前三世紀
大理石雕塑 巴黎盧浮宮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產生于公元前三世紀,是古希臘的著名石雕刻,高3.28米。公元前305年,統治著小亞細亞的德米特里烏斯,在一次海爭中大敗統治著埃及的托勒密。勝利者在薩莫德拉克的海邊懸崖上,置立了這尊美麗而富有氣勢的勝利女神像,以示紀念。我們現在看到的勝利女神像雖然已經頭手殘缺,但從保存完好的軀干中,仍能感悟到女神英勇、飄逸的氣勢。兩支張開的翅膀和輕盈飛揚的衣裙,讓人感到女神在空中騰飛,有著一種強烈的運動感。豐滿軀體在薄衫下透露出力量和健康,表現了勝利和與之而來的喜悅,F在保存在法國盧浮宮,是盧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
《雅典娜女神》大理石摹制品
雅典娜為雅典城的守護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原作為巴底農神廟大殿的主像,全身高達13米,用銀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鑲嵌著象牙與黃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國時代被毀壞。這里介紹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在這件女神雕像中,她頭戴戰盔,身著希臘式連衣長裙,護胸和甲胄上裝飾有蛇形飾邊和人頭像;她裸露雙臂,透過薄衣裙可隱見豐艷健美而有力量的身體;衣裙褶紋和飾物造成橫豎線條的疏密變化美;她的手勢動作可能是執長矛和托物,整個形象富有女性的溫柔和充滿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絕少神性,這表明希臘化時期藝術已走向世俗化。
南京雕塑協會